土硝是一种从土壤中获取的硝石,主要成分是硝酸钾(kno)。
这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,在自然界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、化学过程才能形成。通常来说,在一些长期存在有机物分解,且环境较为干燥的地方,如茅坑、粪池、陈年墙角之类所在,由于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和硝化细菌的作用就会产生硝酸,硝酸再与土壤中的钾盐反应,就有可能生成土硝。
总体而言,这种矿物质不太起眼,日常就能见到,但应用范围却很广泛。
它是一种极为优良的钾肥,也是一种可以清热泻火,利尿解毒的中药材。同时它还可以用来制作日常小吃,比如中国宋代汴京的小商贩,就会使用土硝降温制冰,以调配夏日饮子卖给客人解暑。
甚至它还可以用来肴驴肉冻,是中国某地一道名菜的原材料。
但放在中古世代的曰本,土硝几乎只有一个作用,就是结晶提纯为硝石,再用来配制黑火药。
这时代黑火药配方已经接近经典配方了,一硝二硫三木炭中,硝石已经占比超过70%,是黑火药原材料里绝对的大头,只是在中古世代的曰本,没有硝土矿。
或者说,曰本仅有的几处硝土矿,在十六世纪全都还没发现,要直到十八世纪前后才会开始开采,而且储量极低,没用多久就没了。
所以,这时代曰本对土硝这种矿物极端缺乏,基本全靠刮茅房、墙脚,或偶尔在某个山洞里能找到一些天然土硝,而这些方法获取土硝极慢也极不稳定。
至于进口,这时代的硝石,亚洲产量最高的国家是大明,但硝石在大明是受到严格管控的物资,严禁私人贩卖,更别提出口了,甚至就是一直表现十分恭顺的朝鲜想买,十次里九次都会被拒绝,那曰本在中日贸易已经近乎断绝的情况下,想靠正常途径采购,基本属于白日做梦,只能靠小规模走私,获取更是极为不稳定。
因此,在曰本战国时代,硝石非常贵,贵到什么程度呢?
一石硝石要卖七百贯文,一斤硝石平均要三贯文,能够一两家农户吃一年的。这还是低价时期,高价时一石千贯也有过,一般人看看价格就要头晕目眩。
在中古世代的曰本,“一两金沙一两硝”并不是开玩笑的话,就真是这么贵。
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这会儿铁炮才刚刚兴起,海外硝石输入还没跟上,大部分时间你就是有钱想高价买硝石,也没地方可以买。
现在丹羽长秀就遇到这问题了,他的主公织田信长刚刚组建了尾张国第一支铁炮足轻,列装了三百支大口径铁炮,还在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那他身为目前内政方面的大头目,需要保证这些铁炮不会成为烧火棍,能够正常开火。
也就是说,他需要在硝石又贵又难买的情况下,弄到大量的硝石,以配制足够多的火药。
那三百名铁炮足轻,以每人每次战斗配发一斤火药来计算——这已经压缩到极限了,这时代想把铅子发射出去,需要和铅子重量基本相等的发射药(此时黑火药还较为原始,以后才会达到1:2的发射效率),那以每次约37克铅弹(含小弹丸)算,每开一枪需要约30-40克老式黑火药,一斤火药也就够开十几枪,大约能提供三四分钟的远程火力,而这点射击数量,能不能完成一场战斗都不好说,确实已经是最低消耗了。
所以,就算以最低消耗来计算,每次战斗也至少需要消耗两百斤硝石,更别提发火药、制作火绳同样需要大量的硝石。
这还是一次低烈度战斗,万一某场战争旷日持久,来上三五次乃至十几次战斗都难分胜负,万一敌人笼城不出或是己方被敌人堵在城里,需要长时间天天放枪放炮……这就没法算了,搞不好两三千斤也打不住。
此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