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啊。陛下您还不知道感恩图报,难道是想让天下人都来讨伐您吗?”献帝吓得够呛,一甩袖子就站起来了。王朗给华歆使了个眼色。华歆大步向前,一把扯住献帝的龙袍,脸色一变就说:“答应还是不答应,您倒是给个话儿啊!”献帝吓得直哆嗦,话都说不出来了。曹洪、曹休拔出剑来大声喊:“符宝郎在哪儿呢?”祖弼就应了一声:“符宝郎在这儿呢!”曹洪就跟他要玉玺。祖弼呵斥道:“玉玺那可是天子的宝贝,你们怎么能随便要呢!”曹洪喝令武士把祖弼推出去砍了。祖弼大骂不停,一直到死。
献帝吓得浑身发抖。这时候就看见台阶下面站着好几百披甲持戈的人,都是魏国的士兵。献帝哭着对大臣们说:“朕愿意把天下禅让给魏王,只求能留条小命,安安稳稳度过余生。”贾诩就说:“魏王肯定不会辜负陛下的。陛下您赶紧下诏书吧,也好让大家安心。”献帝只好让陈群写禅让的诏书,让华歆捧着诏书和玉玺,带着百官直接到魏王宫去献纳。曹丕一看,可高兴了。打开诏书一读:“朕在位三十二年了,天下乱得一塌糊涂,幸亏靠着祖宗的保佑,才在危险当中保住了皇位。可是现在呢,抬头看看天象,低头看看民心,汉朝的气数已经到头了,好运都在曹氏这边了。以前先王就已经有了神武的功绩,现在魏王您又有光明的品德,正好应了这个时候。这都是明明白白的天命啊。大道运行的时候,天下是大家的;唐尧都不把皇位私自传给自己的儿子,所以名声才流传千古,朕很羡慕他啊,现在朕就效仿尧典,把皇位禅让给丞相魏王。魏王您可别推辞啊!”
继续阅读
曹丕听完,就想接受诏书。司马懿赶紧劝他:“不行啊。虽然诏书和玉玺都送来了,殿下您还是应该上表谦虚推辞一下,这样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,不让他们说闲话。”曹丕听了他的话,就让王朗写了表章,说自己德行浅薄,请求另外找个贤能的人来继承皇位。献帝看了表章,心里特别疑惑,就问大臣们:“魏王这么谦虚,这可怎么办呢?”华歆说:“以前魏武王接受王爵的时候,推辞了三次,诏书不答应,然后才接受的。现在陛下您可以再下一次诏书,魏王肯定就会答应了。”献帝没办法,又让桓阶写诏书,派高庙使张音,拿着符节捧着玉玺到魏王宫去。曹丕打开诏书读道:“魏王啊,您上书很谦虚。朕觉得汉朝国运衰败已经很久了;幸亏有武王曹操,德行符合天命,奋勇展现神武,铲除了那些凶残的家伙,平定了中原。现在魏王您继承了前人的事业,品德高尚,名声和教化传遍四海,仁爱之风吹遍八方;天命就在您身上了。以前虞舜有二十件大功,放勋就把天下禅让给他;大禹有疏导河道的功绩,重华就把皇位禅让给他。汉朝承接尧的国运,有传位给圣明之人的传统,顺应神灵的旨意,秉承上天的命令,让御史大夫张音,拿着符节捧着皇帝的玉玺和绶带。魏王您就接受吧!”
曹丕接到诏书可高兴了,跟贾诩说:“虽然有了两次诏书,可是我还是担心天下人和后代会说我这是篡位呢。”贾诩说:“这事儿简单。您可以再让张音把玉玺和绶带带回去,然后让华歆叫汉帝建一个坛,就叫受禅坛;选个吉利的日子和时辰,把大大小小的公卿都叫到坛下,让天子亲自捧着玉玺和绶带,把天下禅让给您,这样就能消除大家的疑虑,堵住众人的嘴了。”曹丕一听,特别高兴,马上就让张音把玉玺和绶带带回去,还写了表章表示谦虚推辞。张音回去跟献帝奏报。献帝就问大臣们:“魏王又推辞了,他这是啥意思呢?”华歆上奏说:“陛下您可以建一个坛,名字就叫受禅坛,把公卿和平民都召集起来,明明白白地禅位;这样陛下您的子子孙孙,肯定都会受到魏国的恩泽的。”献帝听了他的话,就派太常院的官员,在繁阳找了个地方,建了一个三层的高坛,选在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。
到了那天,献帝请魏王曹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