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谅山之战(5 / 6)

小河弯弯小河长 曹秀 4329 字 4个月前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!

满族兵的日记就这样结束了,不管他从此后干什么,李玉和都一直怀念他,崇敬他,希望打听到他的下落,付出他同情的辛苦。一个人活着不容易,在体制改革的年月里,象他这样的人是应当有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。过去李玉和曾请朋友们打听,希望找到满族兵,找到曾经同甘共苦的岁月,都没有线索,达不到称心如愿。今天利用报刊朋友们,把这件事叙述清楚,也许能达到我的目的,找到满族兵,找到他这位老大哥……其实,还有一个故事,满族兵在自卫反击战中表现英勇,他在攻打凉山时与李玉和不期而遇。当时部队攻击受阻,越军将他们的通讯侦察了,迫不得已,他们大队派出几个人,李玉和只是其中一个。他的任务是找到越军指挥部,不是在战斗中,而是利用通讯,当时尚未有通讯卫星,只有无线电台能被他们利用。为了保护他们这些特殊通讯兵,上面派出一个排保护,每一个通讯兵都有一个排保护,他也是,而负责保护他的排长就是满族兵。因为他们一个多月没有洗脸,他并没认出李玉和,更想不到战后我们会在北京相见,而且是以日记本这种特殊形式。作为军人,在战场上相遇是幸运的事,李玉和有幸与一位战友相遇,不是幸运又是什么。当时,他恰巧找到了越军指挥部的电台,这讯号决定了他们的胜利。与此同时,越军小股队伍突然袭击,他被包围了。为了保护李玉和,他们排牺牲了几个战士,而他也负了伤。李玉和曾说过,战场上瞬息万变,谁也没能力把握。现在李玉和活着,每每想来心痛不已,希望找到他们,还了他的心愿。祝他幻想的思念能成为现实,把他的一片炽热烘出……

其实李玉和在这部日记本中扮演的是一个崇拜者,他崇拜满族兵,崇拜知青,崇拜青春岁月。然而他更崇拜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,他们在战场上牺牲了,留下的只有这日记本,还有一些欠帐条。和平岁月,军人并不重要,在军人心中国家是第一位的,在百姓心里利益是第一位的,物质财富可能令人变节,在钱财面前可以让有权人当奴隶,让纯正的女孩子脱裤子,至于人格与道德并不重要,关键是如何看这些人。为了美化英雄,珍惜战友,李玉和没有写出欠帐条,他知道他们生活不富裕,知道他们家庭条件很苦难,可是他还是隐瞒了欠帐条。在过去的年月,在小河岸边,有欠帐条的何止是他一个人,还有数不清的家乡人,他们都有欠帐条。李玉和复员时,部队才给一百元复员费,这点钱被他买了烟酒糖果,回家时全给了来看他的朋友们,还有左右邻居。

有件事李玉和必须说明,1979年自卫反击战结束后,他马上返回家里,在家里住了十天。这是他在部队唯一的回家探亲,当时很多战友全回家了,只有他没有回家。想到自己训练刻苦,学习优秀,然而又不能提干,因为超出提拔年龄,只好提出复员了。想到复员,于是提出探家,得到批准后马上回家。部队没有买到直达的票,只好买到半路的票,在昌黎他补票。到家后,父母见他兴高采烈,可是他看见在他们的高兴下还有隐忧。在家几天,父母都上班,只有他自己面对寂静。每天见同学,看朋友,实际上见谁也见不着,都在上班。一个人在家住了一星期,快要返回时,父母着急了,因为他要提前一天或二天返回。当他返回时,父母送他,父亲送他时嘱咐我下次坐飞机返回。母亲嘱咐他别忘了搞对象,争取在部队找对象。他笑了,下次他复员了。父亲也笑,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,知道什么是复员,再次嘱咐他到部队打电话。到了车站,马上告别了,父母的眼神流露着不舍,他再次挥手笑逐颜开劝他们回去吧,一年后他们还会见面的。火车开了,他看见母亲流泪了,心里真的不好受,看着火车渐行渐远,想起小河岸边的回忆,他心血来潮,为了纪念这次探家,便写出这部日记,以示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