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八章 皇遁·正字斩杀术(5 / 6)

冯保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:“陛下,其实六部衙门、各地巡抚,市舶司,手里也都有这么一块书屏。”

“哦?先生推广的吗?”朱翊钧好奇的问道。

冯保摇头说道:“那倒不是,先生就送了陛下一面,是大臣们知道好用后,在六部先用的,后来就慢慢推而广之了。”

“先生这点手段,都被他们给掏空了啊!”朱翊钧笑着说道。

高阳知县余启元的母亲病逝了,余启元上奏请命丁忧,吏部已经准许,朱翊钧却下章夺情,余启元是关键上升期,刚刚帮着保定巡抚辛自修完成了清理冗员的他,此时丁忧,再起复还是知县,而辛自修是否还承情,就两说了。

大明官场上的人情往来都是有保质期的,就像皇帝的圣眷一样,不是说你过去立了功就可以一直凭借这份资历和圣眷为所欲为,圣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,需要不停的补强。

朱翊钧给了余启元三个月的假期,让他回乡料理家事,是官给配驿。

而山东河南总督凌云翼对河南府和开封府完成了普查丁口,情况和山东、松江、顺天府、南衙的情况基本相同,八成的赤贫,九成八的农户处于破产和即将破产的状态,而且河南因为宗藩的问题,兼并也格外的严重。

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山西和陕西,从奏闻京堂的黄册来看,情况比朱翊钧想象的更加恶劣一些。

朱翊钧不由的想起了一个人,闯王李自成。

李自成被孙传庭打到了只剩下十七骑逃亡的地步,在孙传庭离开之后,李自成帐下的农民义军,很快再次恢复到了百万的规模,李自成输给卢象升、输给孙传庭,输给洪承畴,但每次只要拉起大旗,就有无数的百姓投奔,在攻破开封放粮的时候,河南地面百万之众前往就食。

河南、山西、陕西在明末的民乱,是剿不完,也无法安抚下去,因为生产已经被彻底败坏。

凌云翼、石茂华上奏说,河南陕西的水利工程基本全都是年久失修,干旱的问题不仅仅是天象,还有水利工程的缺少。

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后,千年以来都是修修补补,历朝历代都会修缮,才能一直使用,水利设施不加修缮,能撑二十年都是良心工程了。

河南的工兵团营已经滚到了三万人的规模,而这些人在营造官厂的同时,也在疏浚河南地方的水利,石茂华同样请命组建工兵团营,陕西的问题和河南高度趋同。

朱翊钧朱批两本奏疏,同意了石茂华组建工兵团营的想法,并且给两位总督批复:合天时、地脉、物性之宜,地力有穷,而人力足以胜天!

这是当初徐贞明教朱翊钧农学的时候,转述马一龙的话。

而黔国公沐昌祚、云南巡抚刘世曾、四川总兵刘綎、云南巡按御史王希元等人汇报了西南战线的一些进展,战局彻底稳定,敌人进行了十几次的尝试,未能形成有效进攻,反而被刘綎给胖揍了一顿。

这个时候,以莽应里为首的东吁土司们开始了内讧,迟迟无法推进,还被反击打的人仰马翻,战败的时候,士气被严重打击,这士气越差应对大明的频繁反击就越难,刘綎拿着个大刀,砍得东吁的土司们人仰马翻,怀疑人生。

黔国公沐昌祚上奏说有两个土司愿意投诚,但黔国公选择了拒绝,拒绝的非常决然,沐昌祚已经对生苗失去了信任和耐心,之前的战败,让沐昌祚反思自己过去对土司和生苗太好了,以致于他们失去了敬畏,这种国与国的交锋,也敢给敌人带路的行为,让沐昌祚无法原谅。

那个陇川土司世酋岳凤和他儿子岳曩乌,差点就打到大理了,沐昌祚心里这个疙瘩解不开了。

朱翊钧没有对前线的事儿做出具体的指示,他对云南地方了解不如地方官,而且来往书信,要几个月才能抵达,任何的指示,传过去黄花菜都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