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六十四章:电影开场(3 / 4)

因为他的“脸熟”而被认出来的,除他之外的其他队员说实话并没有太大的记忆点。

这看似就是很多人常说的,“人物没有立起来”。

但其实不然,在拍戏时,丁炙就和林朝先讨论过这个问题了。

其实一般来说,这种军事题材的电影,要么就是把所有叙述的节奏、支撑点,都放在个别主角身上。

最典型的就是咱们现实中的《战狼》系列。

另一种,就是拍群像,没有特定的主角,更多的是在大时代或者大潮流中,每个各有成色的人物所做的抉择和历程。

此中最典型的,就是《八佰》。

而《红海行动》不是这两种中的任何一个。

那时候林朝先举出了一个“个人英雄”和“集体主义”的观点来。

说白了,他就是不拍“个人英雄”,而是要拍摄“集体主义”。

不是所有节奏和支撑点都聚焦丁炙饰演的这个队长身上,也不是发散到其他队员身上的那种传统意义的群像。

而是蛟龙突击队八个人合起来,本身就是主角。

所以,林朝先才胆敢采用了大多数都是新人演员,或者不知名演员来担当主要角色的决定。

这其实不算是一个常见的尝试,但能不能被观众接受,还是得看市场上的反应。

“看下去吧,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。”

银幕上,剧情还在继续。

画面一转,整部戏的女主角终于出现了,那就是黄怡饰演的女记者夏楠。

夏楠是一家国际报社的记者,她常年混迹在危险的战乱地区报道着新闻,这次,她又是从助手的线人中获悉到一个消息,那就是在发生了叛乱的伊维亚共和国中,极端组织的手上有这一批黄饼的信息。

而黄饼无疑是制作拥有核污染能力的“脏弹”必须的原料。

一旦这批黄饼被那班极端组织给拿到手,想必又是一场影响到世界安全的大威胁。

由此引出了这部影片中最大的主线——伊维亚共和国叛乱和黄饼危机。

很明显,这是一个双线叙述的故事。

这也是类型片中比较常见的叙述手段,最后两条线必定会汇集起来,指向同一个目标。

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!真特么好用,开车、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,这里可以下载

在女记者夏楠和自家报社老板力争理据,要去伊维亚共和国去的第一手新闻资料,曝光这班叛极端组织阴谋的同时,蛟龙突击队同样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。

是来自外交部的紧急通知,让他们舰队前往伊维亚共和国,接回并护送在当地的侨胞回国。

而此时,因为狙击手罗星的负伤而缺员的蛟龙一队,也迎来了一位新的狙击手队友,正式在出发前补齐了整支队伍的编制。

视角来到了伊维亚共和国内。

已经被战火笼罩了的伊维亚共和国境内,尤其是交战区,到处都是硝烟以及轰炸后的房屋残骸。

侨胞们通过当地政府的协助和大使馆的帮助下,已经有一大批人转移到了港口处,等待舰队的到来。

而当地大使馆的领事何清流,却在带着最后一批侨胞撤离港口的时候,被敌方别有用心地逼进了交战区当中。

当地政府军的协助人员,当场无了,剩下我们的武装成员保护着手无寸铁的侨民,被迫躲进到一处废弃工厂中自保。

大使馆的成员和最后一批侨民的顿时陷入了危在旦夕的险境之中。

电影院的观众们的情绪才刚从蛟龙突击队解救商船,抓捕海盗的行动中缓过来没多久,这边就立马又进入了极为紧张的状态当中。

没有一处多余的镜头和台词,全程高能无尿点,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