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六章 姬晓懵了(1 / 4)

古圣贤石林中。

漫天的石碑都已悬浮而起,好无数名篇好像在迎接那浩瀚的文气长河。

羊肠小道的尽头,那文宫前的大鼎上,三炷香原本如风中残烛般,一副即将熄灭的样子。

但那无比浩瀚的长河倒灌下来。

大鼎仿佛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,贪婪的将文气吸入其中,随即香烛的表面亮起道道金纹,顺着即将熄灭的香头攀扶而上,渐渐化为实质。

不过几息,香烛暴涨九寸。

四季古道,现在已然不能再叫四季古道了,其上多了亭台楼阁,浮云灵泉,宛如仙家胜景般。

香火鼎盛后,大殿中走出来一个儒生。

此人长相说不上俊秀,身上的素袍已然浆洗的发白,头发用根荆木插着,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干净。

他的眼睛很澄净,又有灵光乍现。

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远处,他迈步顺着羊肠小道走下去。

“此诗当为我师。”

声音好似顺着风儿飘过。

小破庙里。

“啪嗒——”

曹土也没吃完的半个梨子落在地上。

他的呼吸一阵困难,因为李宣这篇诗还未写完。

“草率了。”

曹土也喃喃自语。

这特么谁想得到,让这小子用镇国诗将石碑填满,还真填啊?

填就算了,到头来石碑不够他写的......

这还是个人?

就尼玛离谱。

“曹爷爷,先生快写完了......”

苏泠音低声提醒道。

“嗯......”

曹天点点头,从外面又牵引了两片石碑回来,信手便将上面的镇国诗抹去,放在李宣旁边。

可怜这两首诗词,只是因为李宣未完成的篇章,便被祭天了......

刚来的石碑,很快又被写上了新的诗文。

临当欲去时,慷慨泪沾缨。

叹君倜傥才,标举冠群英。

开筵引祖帐,慰此远徂征。

鞍马若浮云,送余骠骑亭。

歌钟不尽意,白日落昆明。

十月到幽州,戈鋋若罗星。

君王弃北海,扫地借长鲸。

呼吸走百川,燕然可摧倾。

........”

他的越快,头顶上被拱卫的文曲星光芒便越发耀眼,几乎成了一片氤氲的星雾。

“此诗,非镇国。”

曹天眼中闪动着泪光。

他感慨道:“以诗文光耀万古,从此天下文人头顶,将悬起一条璀璨的煌煌华章。

此诗,传千古。”

这首诗,不但超越了四季古道,甚至将其带到了新的高度。

他看向李宣的目光,已经不是看作后辈了。

而是真正的平等对待。

没有半点文气之人,如何能写得出这种诗篇?

凡人能对天界之景如数家珍?

这其中分明写的是一个天界老怪下凡,在人间历经红尘的故事,甚至还藏着某些谋划布局。

文曲星投影都被弄来了......

曹天眼角落下一滴老泪,其中不知包含了多少辛酸,激动。

悠悠苍天,仍有故人记得当年之事,当年之人,这如何不是一件令人激动感慨的事情。

“土也,你之前说什么来着?”

曹天突然回过头,轻咳一声道:“愚蠢的弟弟,你好像说.....要将自己的位置让出来......”

“有这回事吗?”

曹土也身形僵硬了一瞬,然后便义正言辞的装失忆,“你年纪大了,记错了吧?”

他回过头,刚好看见